0376-8111120

颈椎间盘突出:小颈椎,大隐患
来源: | 作者:网络信息科 | 发布时间: 2025-04-02 | 14 次浏览 | 分享到:

颈椎间盘突出:小颈椎,大隐患

 

是否曾感到上肢放射性疼痛(从颈部放射至手指,伴麻木或刺痛感),或颈部后仰时疼痛明显加重可能是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的征兆若出现手部无力(如握不住筷子、写字困难),则更需警惕神经受损。

 

 

一、概述  

颈椎间盘突出(CDH)是颈椎退行性病变的常见类型,多因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发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好发于长期低头人群(如上班族、手机族),40岁以下患者占比显著升高。  

 

 二、病因与高危因素  

1. 退行性改变  

   颈椎间盘含水量随年龄增长下降,纤维环脆弱性增加,易在外力作用下破裂。  

2. 不良姿势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伏案工作使颈椎长期处于屈曲状态,加速椎间盘退变。

  

 

3. 外伤与炎症  

   颈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感染可能诱发椎间盘突出。  

 

 三、典型症状  

1. 上肢放射性疼痛  

   疼痛从颈部沿肩部、手臂放射至手指,伴麻木或刺痛感,夜间加重。  

2. 颈部僵硬与活动受限  

   转头、仰头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出现“落枕样”僵硬感。  

3. 神经功能障碍  

   严重者出现上肢无力、持物坠落,甚至精细动作(如系扣子)困难。  

 

 四、诊断与评估  

1. 影像学检查  

   - MRI:精准显示椎间盘突出位置、脊髓受压程度及神经根形态。  

   - CT:评估骨性结构(如骨刺、椎管狭窄)对神经的压迫。  

   - X线:观察颈椎生理曲度变化及椎间隙狭窄。  

2. 体格检查  

   - 臂丛牵拉试验、压颈试验阳性提示神经根受压。  

   - 肌力、感觉检查定位神经损伤范围。  

 

 五、治疗策略  

1. 保守治疗  

   - 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肌松剂(如乙哌立松)缓解疼痛与肌肉紧张。  

   - 物理治疗:牵引减轻椎间盘压力,中频电疗缓解炎症。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低头,选择高度适宜的枕头。  

2. 手术治疗  

   - 适应症: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神经功能进行性恶化或出现肌力下降。  

   - 微创技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创伤小、恢复快。  

   - 开放手术:适用于多节段突出或合并椎管狭窄,需结合融合固定。  

 

 六、预防与康复  

1. 日常防护  

   - 每小时活动颈部,避免颈部受凉或剧烈运动。  

   - 加强颈部肌肉锻炼,如游泳、羽毛球等。  

2. 康复训练  

   - 术后早期进行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逐步过渡到抗阻训练。  

   - 慢性期结合颈椎稳定性训练(如缩下巴、靠墙收下巴)。